山东济宁学霸苟晶,疑似连续2年高考被顶替事件,这几天持续升温,已经盖过了另一个:农家女陈春秀“被顶替事件。
第一、苟晶作为一名学霸,就这样被无情地堵死了上升的途径,令人气愤。苟晶的高考成绩,第一年就达到了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,这在山东省这样的高考大省,是非常优秀的成绩,她当年尖子班的同学,已经有8个博士、5个大学教授,而成绩领跑的她,高考成绩却考了全班倒数第一,和另外一个同学,无缘本科。
第二、顶替苟晶的人,恰恰是她最尊重的班主任的女儿!这让这件事非常复杂,苟晶一直把班主任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的人对待,却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人,会做出这样的事情。班主任邱老师,业务能力很强,教学成绩突出,得过各种荣誉,也不像唯利是图的小人,但是涉及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时,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铤而走险,无视一个农村女孩的未来,操作了这个顶替事件。如今,80多岁的班主任已经满头白发,看到他千里去浙江找苟晶”调解“,苟晶心里也不是滋味。
第三、苟晶疑似两年高考都被顶替。这个其实可以理解,因为如果苟晶第一年高考被班主任女儿顶替后,她的学籍档案就会被调走,那么苟晶第二年是怎么参加的高考?全区第四名的她为何又再次以很差的成绩落榜?也许,当她第一年被顶替后,她之后就不可能再考好了,也就是说,复读这一年,完全是在别人的玩弄中,自己辛辛苦苦走过的。
然而,对于苟晶揭发班主任的事情,网上却有另外一种声音:有人认为,现在既然苟晶的生活已经达到了中上的程度,就应该格局大些,不能以德报怨,去对待一个曾经犯了错的花甲老人,再说了如果当年不被顶替,你的生活能比现在更好吗?以现在的情况,网上的舆论会把这一家人推向死路上去,假如他们承受不了各种谩骂、打击甚至走向绝路,苟晶往往自己的良心后半生能释怀,能坦然面对自己吗?得饶人处且饶人,这才是真正体现你自身修养。
说实话,看到这么一段评论,我真的很无语了!这完全是站在”道德的制高点”来评论这件事,完全是一个“强盗逻辑”。
通俗来讲,就是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,作为一个农村女孩,苟晶现在确实有了自己的事业,成了电商合伙人,生活也非常不错。但是曾经没有学历的她,却吃尽了生活的苦,她卖过化妆品、卖过软件、当过话务员,每天骑几十公里,晚上累得全身骨头疼,也曾被骗入传销团体,幸而及早逃出。
在2003年得知自己被班主任女儿顶替的时候,她没有钱,也没有能力去爆料,去打官司,只能自己吞下苦水。
“如果他是一个有本事的爸爸,一个有能量的人,就可以保护我不会被顶替。”这是苟晶的老父亲,一个老实的农民,临去世之前的泣血之言。
2015年,父亲病重,苟晶回乡照顾,一位前来请教电商的同学无意间谈起了顶替一事,气息微弱的父亲努力将手举到了半空中。
“他听到这个就是很生气,想表达,但已经没法说话了。”父亲的手在空中悬了不多时,便无力地垂了下去。几天后,父亲去世了。
作为外人,根本不能想象一个大学生对于农村家庭的意义,苟晶成绩是优秀的,所以她的父亲才会寄予更多期望,在得知最后的结果时,他才陷入深深的自责,死不瞑目。
这一切,都是邱老师一手炮制的,不管他是否退休,不管他是否年迈,他终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,当年如果不是他狠心,苟晶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生活,这和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无关。
作为“吃瓜群众”,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这背后的真相,知道这背后,还有多少这样的“交易”?是不是有一条利益链没有被发掘出来?现在这件事,已经不是苟晶和她班主任的“私事”,而是涉嫌违纪违法的大事,必须给公众一个交代。